五华的“TA” - 沙俊杰:武术是世界的,但源于中国,把沙武精神传承下去是我的责任!
这里,是五华。
这里,有鳞次栉比的高楼,也有烟火气十足的街巷;有飞速发展的时代脉搏,也有温暖人心的市井故事。
在五华,每一天都有无数个“TA”的故事在发生。“TA”可能是你熟悉的教师,用知识点亮孩子们的未来;可能是你敬佩的社区工作者,用温暖守护万家灯火;也可能是你仰望的行业精英,用智慧和汗水推动着城市向前……
每一个“TA”,都是五华故事的主角;每一份坚守,都值得被看见和记录。聚焦你我身边的人物,记录他们不平凡的故事,五华融媒推出“五华的‘TA’”人物专题报道,致敬每一个努力生活、闪闪发光的“TA”!
在这里,我们一起看见奋斗的力量,感受生活的温度,汲取前行的勇气。
在这里,五华“TA”之光,汇聚星河,照亮你我!
早上7:00,沙国政武术馆里响起习武的阵阵回音,沙俊杰开始进行武术练习。每天晨起练武,是他从16岁开始练就的习惯,如今64岁的他,一招一式颇有气势。
沙俊杰父亲沙国政
沙俊杰是沙式武术掌门人,他的父亲沙国政是著名的武术大师。出身于武术之家的他,在武术的“包裹”下长大,练就了一身武艺,并在国内外培训了数以万计的沙式武术传习者、爱好者,让沙式武术和沙武精神得以枝繁叶茂、遍地开花。
传承沙式武术是沙家人的使命
沙俊杰自幼随父亲习武,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并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斩获佳绩,才最终成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式武术的第二代传承人。
看着正在练习沙式武术的第三代、第四代传人,沙俊杰笑着告诉记者,比起武术,少年时期的他其实更热衷于足球和拳击,但他从小就在父亲悉心传授弟子习武之道的各种场景长大,武术熏陶在不知不觉的耳濡目染中完成,“沙武精神”在日复一日间潜移默化。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逐渐明白,学习和传承沙式武术,对沙家人来说,是一项使命。
1977年,16岁的沙俊杰才开始潜心习武,对于一个生于武术之家的孩子来说,算是起步晚的,所以他愈发地勤学苦练,多年如一日,练就了扎实全面的武术功底。1981年,20岁的沙俊杰第一次参加全国武术观摩赛就获得形意拳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此后,他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多次斩获佳绩,为家族赢得了诸多荣誉,也获得了父亲的认可。
沙俊杰与妻子李斌
与沙俊杰一同师从其父亲习武的师妹李斌,是沙俊杰在习武中的一位模范同门。年轻时的李斌在练武中吃苦耐劳、颇具天赋,自入门便得到沙俊杰父亲的青睐与栽培。沙俊杰与李斌同训练、共比武,朝夕相处间,一段始于武术的爱情佳话开花结果。此后,这对武术伉俪共同携手,将沙式武术的精神血脉赓续绵延,在中国乃至世界推广沙式武术。
“我父亲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希望能有一个武术馆。”沙俊杰说。他们夫妇一直谨记父愿,经过多年的多方奔走和筹办,终于在1992年建起了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沙国政武术馆。
“武术馆的成立让沙式武术有了一个传承的平台,也带来了更为沉重的责任。作为沙式武术的第二代传人,我誓必要把沙武精神从我这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沙俊杰说。从沙国政起始至今,沙家几代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将武术作为茶余饭后强身健体的“必修课”。如今,这个以武铸魂的武术世家已有了第四代传人。
“传承武术,不应该只是传承它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传承武术所蕴含的武德。‘习武先习德’是父亲常说的话,我们也一直将这句话作为沙家习武人的座右铭,指引着我们从内而外修身养性,让沙武精神根植于家族血脉中。”沙俊杰说。
让沙式武术走向世界是我的责任
近日,在沙国政武术馆内,一群来自新加坡的武术爱好者正在此参加为期一周的武术集训。训练场上,年龄长少不一的新加坡学员们向沙俊杰夫妇虚心求学,潜心钻研这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
早在1930年,沙国政就跟随恩师王者政远赴朝鲜传播中国武术。在武术传播中,沙国政没有帮派之分和门户之见,对登门求教的国内外武术爱好者均亲自口传心授,还多次应邀到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参加国际武术盛会,培训了数以万计的沙式武术传习者、爱好者。
作为沙式武术的嫡派传人,沙俊杰尊师重道,在武术传承中毫不保守、悉心传授。沙俊杰夫妇不仅让沙式武术在云岭大地遍地开花,还多次应邀至英国、德国、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10余个国家讲学、表演、交流,在国内接待过来自法国、意大利、瑞典、塞尔维亚等多个国家的武术代表团,让沙式武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1996年,沙俊杰夫妇赴英国开展文化交流,传授武术之道。期间,国外多个机构向他们抛出“橄榄枝”,邀请他们定居海外发展。面对国外优厚的薪资待遇和宝贵的工作机会,沙俊杰毅然拒绝,与妻子一同回到了中国。他说,武术是世界的,但源于中国,文化可以出海,但华夏子孙的根和魂要永远凝聚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但中国人更应该先传承好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沙俊杰说。多年来,沙俊杰以“沙国政武术馆”为媒,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沙式武术传习者、爱好者。沙俊杰夫妇一直以让中国武术能够真正“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为目标在不懈努力,希望通过沙式武术,提升云南乃至全国的武术覆盖面和群众参与度,让更多人了解武术、爱上武术、传承武术。
2025年6月,沙俊杰喜纳一名8岁的孩子为沙式武术新弟子。如今,他希望从孩子开始传承沙式武术,“让中华文化的自信之基和力量之源从小就浸润于孩子们的心中,中国武术的发展就会有蓬勃无限的生命力。”沙俊杰说。
沙俊杰之女沙英华
沙国政武术馆内,一群孩子正在学习沙式武术,沙俊杰的女儿沙英华正耐心纠正着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如今,从上海体育大学毕业的沙英华回到昆明,在沙国政武术馆担任教练,她是沙式武术的第三代传人。在这群正在训练的孩子们当中,有沙英华的侄子沙伯睿,他是沙式武术的第四代传人。
场馆一旁,沙英华4岁的女儿正学着妈妈一遍遍做着冲拳的动作,外公沙俊杰眼里满是欣慰。他对记者如是说:“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定不能丢的!我必会把沙武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我的义务,更是我的责任!”
来源 | 区融媒体中心 杨淼茹 杨武
区文旅局
编辑 | 胡韦弦
编审 | 孙啸武 崔志超
终审 | 卢婵 杨武